笔趣阁

UPU小说网>华夏鉴定可信吗 > 第五十八集 韦武合谋(第2页)

第五十八集 韦武合谋(第2页)

处置五臣已毕,因李承嘉破案有功,擢升为金紫光禄大夫,进爵襄武郡公;裴谈仗义执言,擢为刑部尚书;李朝隐庇护谋逆重犯,贬出为闻喜县令。

武三思不满此等结果,又讽劝太子上表,请夷敬晖等五臣三族。

中宗毕竟不是昏暴之君,驳回不许。中书舍人崔湜向武三思进言道:敬晖等既与明公结成死仇,倘若一旦异日北归,终为后患,不如遣使矫制杀之,一了百了。天子便即事后知之,只请皇后三言两语,亦可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也。

武三思连称妙计,便问谁可为使。

崔湜荐道:今有大理正周利用,当初曾被五王所恶,被贬为嘉州司马,明公复加提拔,得以还朝。其蒙相公厚恩,兼切齿痛恨五王,使其下手,万不失一。

武三思从之,乃奏请周利用摄右台侍御史,奉使岭外。

周利用既奉圣旨,更奉武三思密令,遂引部从出京南下,前往追杀五臣。到至岭南,方知张柬之、崔玄暐年迈体弱,不耐颠簸困顿,已然病死途中。

因遇桓彦范于贵州,便令左右缚之,赤祼其身,置于竹槎宜箩之上来回曳拽,直至肉尽至骨,然后杖杀。其后复获敬晖,更零碎剐之。

然后再又追及袁恕己,因对其怀恨稍弱,便令服毒自尽。袁恕己素日常服黄金,普通毒酒对其无效,饮后只微醉而已。

周利用大为惊奇,便命煎剧毒野葛汁逼其饮之,又尽数升而不死。其后毒,袁恕己不胜腹内煎熬,乃以手掊地,指甲脱落殆尽,满手鲜血,仍是不死。

周利用大奇道:此是何养生之法?若非遇我,公当必于十年内了道成仙矣!

于是尚以免其苦痛为由,终令捶杀。乃还报五王皆死,武三思奏请擢为御史中丞。

五王既死,武三思又累贬薛季昶为儋州司马。薛季昶不胜其愤,饮药自杀。武三思由此自谓权倾人主,天下无敌,常对左右言道:我不知世间何者谓之善人,何者谓之恶人;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,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。

当时朝堂之中,兵部尚书宗楚客、将作大匠宗晋卿、太府卿纪处讷、鸿胪卿甘元柬,并皆阿附武三思,为其羽翼死党。御史中丞周利用、侍御史冉祖雍、太仆丞李浚、光禄丞宋之逊、监察御史姚绍之并皆为其耳目,时人谓之五狗。

九月戊午,左散骑常侍、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怀远薨逝。

唐中宗特赐锦被以充装殓,辍朝一日,亲为文以祭之,赠侍中,谥曰成。

冬十月己卯,车驾于东都,还至西京长安,以并州长史张仁愿为检校左屯卫大将军,兼任洛州长史。十一月,以窦德玄之子蒲州刺史窦从一为雍州刺史。

中宗还至长安,西京留守苏瑰上奏:秘书监郑普思以旁门左道妖言惑众,并大聚党徒于雍、岐二州,欲谋作乱,请命捕而杀之。

中宗览奏,不以为然,敕命苏瑰勿追其事。苏瑰不服,当廷力争,中宗遂命二人对质,因心怀偏向,便处处贬抑苏瑰,有意庇护郑普思。

侍御史范献忠见此,出班奏道:事实俱在,请陛下诏命斩苏瑰,以靖朝纲!

中宗大奇问道:郑普思是为人犯,卿言欲斩判官,却因何故?

范献忠答道:苏瑰为留守大臣,既现郑普思反状,而不敢行使便宜之权,先斩后奏;以至使祸根留到如今,使其荧惑圣听,且劳心为其寻找赦由,加以庇护,有碍圣君名声,其罪大矣。且郑普思反状明白无误,而陛下曲为申理;臣闻王者不死,殆谓是乎!故臣请先斩苏瑰,然后赐死臣等,以免郑普思造反成功,高居此座,我等免予北面事之。

中宗闻此,目瞪口呆,哑口无言,只在御座上运气吞声而已。

便在此时,魏元忠亦出班奏道:苏瑰乃为国中长者,朝野皆知,必然用刑不错,屈枉良臣,郑普思依法当死明矣。陛下圣明之君,何必庇护此等神棍巫觋,以遗讥于后世耶!

中宗见众议汹汹,已成千夫所指之势,万不得已,只得下诏,命流配郑普思于海南儋州;尽搜其雍、岐二州余党,皆令诛之。

又说安乐公主,因得李显尤为溺爱,便自恃宠骄恣,卖官鬻狱,势倾朝野。或自为制敕诏令,呈于父皇用印时却以手掩其文字内容,强令皇帝签署。

中宗每皆笑而从之,挥笔签字,竟不视其内文。

时因皇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亲生,安乐公主自以为皇后嫡出,竟自奏请为皇太女,盖欲使父皇废黜太子,以己自代为嗣。

中宗以此事询问宰相,魏元忠奏道:皇太子乃国之储君,生民之本。今既无罪,岂得动摇?况若以公主为皇太女,来日驸马将用何名号?天下必甚惊怪,恐非公主自安之道。

中宗于是不从公主所请,然亦不加遣责。

神龙二年,禅宗六代座弟子神秀法师圆寂。

镜头闪回,补叙神秀来历平生。

神秀俗家姓李,开封尉氏人,早年学习经史,其后出家为僧。五十岁时,才到蕲州双峰山东山寺(湖北黄梅县东北),谒见禅宗五祖弘忍求法,从事打柴汲水等杂役六年。

弘忍对神秀深为器重,称其为悬解圆照第一,令为众僧教授师。及至晚年,弘忍算出自己将要圆寂,为传付达摩祖师衣钵法门,便命阖寺弟子,各作一偈以呈。

神秀作偈云: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;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

当时惠能在寺中为杂役,尚未落为僧,且不识字,便口诵一谒,请人书之于白墙。弘忍路过,观其谒曰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

五祖大喜,遂暗传衣钵与惠能。

五祖弘忍死后,神秀在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大开禅法,声名远播,四海僧俗闻风而至。

武皇则天闻其盛名,深相敬重,命于当阳山置度门寺,更在神秀家乡尉氏建报恩寺,以旌其德。久视元年,遣使迎至洛阳,后到长安内道场,时年神秀法师已九十余岁。

中宗及睿宗在位期间,更加礼重,因此被世人尊为“两京法主,三帝国师”。据说中书令张说也向神秀问法,并执弟子之礼。

闪回结束。神龙二年,神秀法师在洛阳天宫寺圆寂,寿止于一百单二岁。

唐中宗赐以“大通禅师”谥号,并根据神秀遗愿,下诏归葬当阳度门寺,赐钱敕建砖石塔。左丞相燕国公张说为其撰写碑文,极具哀荣。

神秀弟子普寂、义福继续阐扬其宗,盛极一时。

其后惠能弟子神会论定南北两宗,以神秀之禅由方便入为渐门,以惠能之禅直指人心为顿门,于是便有南顿北渐之分。

然而北宗禅仅传数代即衰,后由普寂弟子道璇将其传往日本。

唐神龙二年十二月,突厥默啜可汗引兵来攻鸣沙(黄河青铜峡南)。中宗李显派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为帅,率兵与战。力战之下,唐军遭受前所未有大败,损折六万余人。

突厥遂乘胜驰掠原州、会州,得马万余匹而去。中宗大怒,命将沙吒忠义免官为民。更命内外诸官,各进平定突厥之策。

右补阙卢俌上疏:昔有郤谷悦礼乐,敦诗书,为晋国元帅;杜预射不穿礼,故建平吴之勋。是知中权制谋,不取一夫之勇。如沙吒忠义者,仅为骁将之材,本不足以当元戎大任。又鸣沙之役,主将先逃,宜正邦宪;赏罚既明,敌无不服。又边州刺史,宜精择其人,使之蒐卒乘,积资粮,来则御史,去则备之。去岁四方旱灾,未易兴师。当理内以及外,绥近以来远,俟仓廪实,士卒练,然后大举以讨之。

中宗览疏称善,于是便令诸宰举荐良将,并实仓廪,以备再次征伐。

神龙三年,春三月庚子。吐蕃赞普弃隶蹜赞祖母遣大臣悉薰热入贡,并求赐公主为婚。唐中宗从之,以自己所养雍王李守礼之女金城公主,许嫁吐蕃赞普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