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于顺风顺水的巴厘巴板,苏门答腊的旧港油田就要糟糕的多了。
在巴厘巴板,伞兵二团和四团总共有45oo多人,拥有24门三五式75mm空降过山炮。
这种小山炮采用开脚式炮架,左右射界4o度,高低射界5o度,射程8ooo米,采用分装炮弹。
单论性能,中规中矩,但它却有一个绝无仅有的优势,那就是——轻。
三五式空降过山炮级轻,战斗全重只有483公斤,比12omm迫击炮的行列全重还要轻一些。
这其中自然也是有奥秘的,除了本身设计就很轻外,三五式空降过山炮还取消了防盾,并且改用小木轮。
这些固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,比如抵近直瞄射击时比较危险,小木轮不易移动,大距离射击精度差、火炮震动严重等,但它能够保证6ooo米内的精确射击,这是其他武器所不能保证的。
而对面的荷兰人,只有一个被炸的七零八落的3ooo人步兵团和两个爪哇团,火炮只有8门75mm克虏伯炮,等伞兵们一打过来,爪哇团直接起义了。
完全优势下,在短暂的抵抗之后,荷兰人也选择了投降,就这样,巴厘巴板的油田轻轻松松的拿到了手里。
但旧港那边就要糟糕多了,先是机械问题,在半途中,两架运输机生故障返航;然后,又有一架滑翔机由于拖拽钢索崩断而提前进入了无动力滑翔状态,一头载进了海里,飞机上的众人生死未卜。
接着,又是天气原因,率先伞降的伞兵一团一营半个营被吹到不知道里去了;落地的半个营好不容易集结起来了,又撞上了正在从码头往城区行军的英国皇家炮兵先遣队——由一个25磅团(营级战斗队,行政单位为团)和两个防空炮连组成。
短暂的交火之后,伞兵们果断退出,但英国人也知道了国防军的空袭。
你可以怀疑英国人的陆军,但皇家炮兵的素质不容置疑,尽管没有步兵保护的炮兵很脆弱,但奈何伞兵们更脆弱。
最终,机队选择由一团在原定降落场更远的距离上进行降落,同时叫停了伞兵三团的行动,并申请更多的空中支援。
很快,32架运输机所拖曳的滑翔机就这样在农田和空地上划出了无数道痕迹,拎着枪的士兵们鱼贯而出,在军官们的呼喊下迅列队。
相比起伞降,机降的部队更为齐整,马上就能重组建制投入战斗,在这种情况下更为重要。
此时荷兰人还没有查找到确切的方位,英国人自然也无法得知炮击的方向。
伞兵们虽然没有与英国人打过交道,但也知道不能在这里停留,必须快移动到安全的位置上,既是为了自己,也是为了任务。
但挡在众人面前的问题也很多,第一个就是如何走到目标地点,尤其是火炮要怎么带过去。
1o5mm火箭炮、75mm无后坐力炮和12omm重型迫击炮倒还好,但那12门山炮实在是没有办法,尽管只有5oo公斤,靠人力它也只能短暂机动,否则对众人的体力有着很大的影响。
最终,胡之介决定先将这几门火炮推到附近的高地部署起来,这里还能勉强够到旧港城区和机场。
尽管如今损失了不少人,但一团的作战目标并没有改变,依然是向机场和炼油厂进攻。
相比于抽象的巴厘巴板,旧港的防御设施相对集中,机场、兵营以及各种城防设施布置的十分合理。
不过,由于这里也是华人聚集地,情报方面反而比巴厘巴板更有优势,但目前这个优势显然用不上,自从中荷两国宣战后,荷兰人立马将各地的华人管控起来。
但不幸中的万幸是,相比于英国人,荷兰人的效率太低,各地的华人并没有投入集中营,只是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说不定马来亚已经在建集中营了,这就很糟糕了。
胡之介等人自然是没工夫想这些事情,在当地线人的引导下,二营和三营主力率先向机场方向赶去,一营剩余部队与三营的一个连则往油田而去。
得益于英国人与荷兰人沟通上的不及时,一团对机场的突袭并没有遭到皇家炮兵的轰击。
旧港机场外围,在8omm迫击炮的掩护下,三营一连以疏开队形起正面进攻,三连则绕向右翼攻其侧面。
压制小组操纵着一挺重机枪,7。5mm步机弹噼里啪啦的被泼向了敌人,把意志消沉的荷印军士兵压制在掩体后不敢动弹。
接着步兵们便在哨子声的指挥下,交替掩护跃进,而面对在哨子声中迅逼近的伞兵,手忙脚乱的荷兰人只敢躲在掩体后胡乱开枪,几挺轻机枪和重机枪也在与国防军的机枪火力的交锋中败下阵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