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呵呵,是这梅花的香味把我们吸引来的。既然八爷九爷和十爷在此赏梅,我们就不打扰了。”宣宁拉着黛玉,对三个皇子点点头,又轻声说:“玉儿,我们走。”
“宁公子——”胤祀抬手挽留,又看看门口站着的碧菡和雪雁靛蓝,轻声笑道:“原来公子还有其他的朋友,那位姑娘——你也请进来啊。”
碧菡不知道胤祀等人的身份,但眼看着这三位公子一个比一个俊逸清朗,一个比一个贵气逼人,心里早就生出了几分怯意,又见为首的那人这样对自己说话,哪敢怠慢,忙福了福身子,慢慢的走了进来,站在宣宁身边。
“怎么,宁公子不打算介绍一下吗?”胤祀的微笑,令人如沐春风。
“哦,这位是纳兰明珠的孙女,碧菡。”
“哦?没听说过纳兰家有个叫碧菡的小姐啊。你是老二的女儿?还是老三的女儿?”胤祀上下打量着碧菡,心道,这丫头的资质,倒是跟这个姓林的小姑娘有的一比,只是她的身上少了林家小丫头的几分纯真自然和那隐隐的一股傲气。不过——这也算是难得的了。明珠那个老货,居然藏了这么一个宝贝孙女在家里,选秀的时候竟然敢不报上来。
“啊,八爷不知。她是纳兰容若的庶女,平日很少出门。所以大家都不认识她。”宣宁见碧菡不好回话,便帮她回了。
“哎哟!怪不得怪不得。我说这位姑娘如此与众不同,原来是纳兰容若的女儿!幸会幸会。”胤祀笑笑,又一挥手说道:“如此,也没外人。不如几位赏我个薄面,都到屋里坐吧。外边赏梅虽好,但到底太冷,我们男人倒也罢了,这两位小姑娘却消受不起。回头冻得病了,可得不偿失。”
宣宁知道再拒绝下去胤祀就失了面子了。于是点头笑道:“八爷说的有道理。那我们就进去坐坐,暖和暖和再出去玩。”
黛玉只听宣宁的。且握着他的手一直没有放开。胤祀看着她和宣宁走过去后,又对着碧菡笑笑,然后转身进去。
靛蓝扶着碧菡,一双眼睛早就看直了。待胤祀几个都转身之后,她悄悄地拉着碧菡,低声在她耳边说道:“姑娘姑娘,那就是八阿哥吗?”
碧菡点点头,没有出声。
“他长得好好看啊!”靛蓝发出花痴般的叹息。
“八爷乃大清皇子,你最好闭上你的嘴巴。小心说错了半个字,我们所有的人都跟着你去死。”碧菡冷声低喝。
“哦!”靛蓝赶忙闭嘴。小心翼翼的搀扶着碧菡进了屋子。
雪雁跟在后面,把碧菡和靛蓝的话听得清清楚楚,心想回头要找个时间跟四福晋说说了,这个碧菡小姐倒没什么,这个靛蓝,早晚是个惹事精,应该早早的打发掉才好。
入屋后,胤祀请宣宁上座,宣宁谦让不坐,最后还是胤祀坐了上位,宣宁坐在他的左手边,然后是依次下去是黛玉,碧菡。而胤祀的右手边坐着老九老十。如此六个人围坐在桌子跟前,倒是碧菡和胤祀做了个对面。
“既然碧菡小姐平日不怎么出门,如何又跟宁公子相识?”胤祀微笑着看碧菡,却问着宣宁。
“啊,又一次明相府上的一位姨太太病了,派人来太医院求医,恰好宣宁无事,便过去走了一趟。明相又说自己的一个孙女身上有些旧疾,是从小带来的病根儿,出了许多药也不见好。所以才让我给她诊治诊治。如今明相随着皇上西征去了,这位小姐的病又治了一半儿,我想着总不能半途而废,所以便让四福晋把她接来四贝勒府上,一来同林姑娘作伴,而来也好给她治病。”
“哦,原来如此。这就是宁公子的医德高尚了。”胤祀笑笑,举起酒杯,对宣宁说道:“来,胤祀先敬宁公子一杯。”
“不敢,宣宁借花献佛,敬三位阿哥。”
四个男人喝酒,黛玉和碧菡不喝,便只是坐在那里嗑瓜子。听他们四人说话。
“闲坐无趣,不如我们行个酒令?”胤祀看看黛玉和碧菡,笑着提议。
“女孩子在座,我们吵吵嚷嚷的行酒令,也不怎么好。”宣宁对这些从来不喜欢,便摇头拒绝。
“酒令也有雅的呀,我们可以行个雅致些的酒令,八哥说怎么样?”老九附和。
宣宁正要说话,忽听外边传来一阵琴声,琴声悠扬,顿时把几人吸引。
“好,好雅致的琴声。”老十拍手笑道,“今天来这里赏梅取乐,这儿的确是个好地方。真是没白来。”
“这琴声倒也罢了。”胤祀笑笑,不以为意。
“哎哎哎——老十,我们去看看,这弹琴的人到底是谁?”九阿哥说着,便拉着十阿哥出门去。
“这琴声听听也就罢了,如何还去找弹琴的人?”八阿哥见二人出门,便劝道。
“八哥,你且坐坐,兄弟一会儿就回来。”九阿哥和十阿哥携手匆忙出门。
琴声从这所院子的后面传来,九阿哥和十阿哥出了远门之后往后找,却上了几步的台阶,经过几棵梅花后,寻到了一个小小的院落。此时琴声已经停止,里面传来阵阵笑声,听上去好像是一群女孩子。
“九哥,今儿我们可真是有艳福了。”
“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儿,在宫里什么女人没见过,出来还这副德行?”
“嗨!我哪里是为了自己?你看那个宣宁,不过一个四品的太医,出门赏花都有两个美女相伴,你看咱们八哥,出身比他高贵,长相比他好看,不知怎么却只得了八嫂那个母夜叉在家里,整天聒噪不堪,八哥还不早就受够了?今儿说什么我也要给八哥物色几个像样的姑娘。不管怎样,他都不能被那个宣宁比下去。”十阿哥负气般的说道。
“嗯,你说的有道理。走,咱们进去瞧瞧,这里面是什么人。”九阿哥点点头,拉着十阿哥的手,走到了小院的门口。
门口守着两个下人,看那衣着打扮,自然也不像是小户人家的人,胤禟看了一下那两个人又看向院子里面,问道:“你们可是京城人?“
“是啊。公子是谁?”
“京城哪家?”胤禟不回答那下人的话,只管发问。
“荣国府贾家。”
“哦!”胤禟了然的点点头,笑道:“原来是贾家。贾琏在里面吗?”
“我们二爷不在,里面是我们家老太太带着几个姑娘赏梅花,请问公子有何事?可需要奴才进去通传?”这两个下人都还算稳妥,因听见胤禟张口就叫贾琏的名字,猜测着人家的身份必然比贾琏还高。于是不敢怠慢,忙上前行礼。
“既然是老太太带着姑娘们来了,我们就不进去了。对了,刚才里面弹琴的人是谁?”胤禟笑笑,站在门口不进去,却装作不经意的撩了一下袍子角,露出了里面的黄色宫绦。
清朝规矩,阿哥们腰里都系着明黄色丝绸带子,故会称‘黄带子阿哥’。荣国府里,能跟着老太太出出门的家人,自然不是那些没眼色的人,这二人稍一低头看见明黄色的带子,早就吓得魂飞魄散,赶忙跪在地上,齐声说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