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还怎么和家人团聚?
张新思索片刻,开口说道:“你去告诉他们,若是想回家的,我会给他们一笔路费,数量以他们一年的军饷为准。”
“若是愿意跟我走的,待到青州后,我必不亏待。”
西凉兵皆是百战精锐,能带还是要带走的。
不过,张新也只能以利诱之。
这种事情肯定要自愿,否则非常容易造成哗变。
反正之前皇甫嵩送了那么多钱粮过来,此时撤军,携带起来十分麻烦,索性都出去,还能减轻大军的负担,加快行军度。
“诺。”
徐荣抱拳。
正在此时,吴匡等人又过来了。
一众将校走到张新面前,纷纷躬身行礼。
“将军。”
吴匡开口道:“我们哥儿几个都商量过了,请将军带我们走吧。”
“请将军带我们走。”众人纷纷说道。
长安肯定是待不了了。
张新一走,董卓必定清算。
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的人,都不会选择继续留在这里。
“行。”
张新想了一会,点头答应,“你们回去问问,有多少人愿意跟我走的,都一并带来吧。”
其他人张新倒是不怎么在意,但吴匡愿意来投,他还是很高兴的。
这两天和吴匡聊天的时候,他曾经说过,吴懿他爹和刘焉的交情很好。
前几年废史立牧的时候,吴懿一家也跟着刘焉入蜀了。
若是能得吴匡,有这么一层关系在,对张新将来取蜀也会有一定帮助。
“多谢将军体恤!”
吴匡等人大喜,颠儿颠儿的回去了。
青州有失,心中最为焦急的是徐和麾下的青州精锐,以及张辽那边的屯田军。
还有孙坚的豫州兵。
数万大军撤退,不可能乌泱泱的全挤在一起,肯定是分批撤离,毕竟路就那么宽。
因此青州兵先走,张新自己则是和徐州兵、西凉兵一起断后。
既然吴匡等人欲要召集部众来投,张新索性也不急着撤出长安,而是继续把守着城门,为他们守住生路。
董卓得知消息后,不以为意,又抱起刘协狠狠rua了一顿,哈哈大笑。
反正张新的主力已经撤了,让他多待两日又有何妨?
刘协心里委屈巴巴。
姑父,你真走啊?
次日,徐荣、吴匡等人再次来见张新。
徐荣的脸色很不好。
孟津一战,张新收降了约八千西凉兵,其中骑兵四千,步卒四千。
雒阳一战,又有万余西凉兵投降。
这一万八千多的西凉兵,此时愿意跟着张新走的,只有不到三千。
毕竟他们的家都在凉州,距离青州少则两千五百里,多则三四千里。
实在是太远了。
吴匡那边倒是好一点,一共带了六七千人过来。
北军在何进时代,就已经不足万人。
从刘宏驾崩到董卓进京,中间也就四个月的时间,那会何进忙着政斗,根本没有时间补充兵力。
南宫之变,北军和西园军杀了一场。
长安之战,他们又和西凉兵杀了一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