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于陆地上好似武装游行的战斗,海上的战斗显然更激烈。
让时间回到12月21日,斜阳西沉,巴达维亚的丹戎不禄港口中,多尔曼将军站在“德·鲁伊特”号轻型巡洋舰的舰桥中。
这里,他可以看到旁边的“特罗姆普”号轻巡洋舰和“艾弗森”号驱逐舰,以及政府海军和荷属东印度海军的几艘战舰,最大的是“天狼星”号水上飞机母舰和“北落师门”号巡逻舰。
“北落师门”号刚刚从外海回来,幸运的她并未碰见中国的飞机和战舰,不知道今晚的运气是否也会这么顺利。
当夕阳的余晖落尽后,由四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正式启航,由于“天狼星”号的航并不快,整个舰队只保存了15节的航,但由于是贴岸航行,整体上还算是安全。
会合后的荷兰海军总共有4艘轻型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,还有许多小舰艇和潜艇,但都无关紧要了,只有一些鱼雷艇早早的前往了巴厘岛,为荷兰人开路。
在不久的将来,荷兰皇家海军海军东印度舰队将会以这11艘舰艇为核心,远赴西印度,带着黄金,为王国留下最后的星火。
12月23日,这个“不久的将来”来的似乎是太快了些,铺天盖地的飞机从北边飞来,尽管玛琅机场提供了一些支援,但缺乏战斗机的他们也不过是为敌人送战绩。
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国防军没有出动鱼雷机,只有“艾弗森”号受了一些伤。
当天傍晚,在对空袭中受伤的战舰进行紧急修补后,各舰立即驶出了军港,迅将航提升至28节,头也不回的驶向龙目海峡。
然而,没过多久,“艾弗森”号驱逐舰就生了机械故障,其中一台蒸汽轮机停摆,航降低到19节,出于安全考虑,这艘战舰被迫返回泗水进行维修,然后自谋出路。
在经过六个小时的疾驰,这支舰队出现在了巴厘岛最北端的正北方,大约在用半个小时就可以进入龙目海峡。
接着,十艘战舰排成双纵队快航行,“德·鲁伊特”号和“爪哇”号领衔,荷兰人不确定自己的行踪是否已经被国防军现了,因此越靠近龙目海峡,所有人就越有些坐立不安,同时所有人也都在进行着战斗准备,整支舰队高度紧张。
24日1点,“爪哇”号轻巡洋舰的瞭望哨突然望见十点钟方向出现的船影,这无疑是一件糟糕的事情,荷兰海军的大型战舰大多在港,那些几十吨的小艇在夜色下根本看不见,那么当面者是谁便一目了然了。
“识别敌舰型号!”
“长官,是巡洋舰,可能是重型巡洋舰,看不清标志。”
多尔曼并没有对手下有过分的苛求,在这样的夜色下,也只有日本人能看得清对面是谁。
几秒之后,他沉声命令道:“解除无线电静默,变换阵型,准备进攻!”
作为荷兰皇家海军学院的毕业生,多尔曼的素养无疑是合格的,对于眼前的这片海域他也不算陌生,年轻时他曾在“龙目岛”号测量船上服役过一段时间,负责在荷属新几内亚沿岸展开海图绘制工作,也多次途径这片海域。
当然,也仅限于此了,这位将军的专业其实是海军航空和海军通信,对于指挥能力,只能说中规中矩。
很快,多尔曼就出了人生中最著名的命令——
「我将动进攻,各舰跟随我(Ikva1aan,vo1gmij)!」
电讯和灯光信号将这道命令传递给了其余舰艇。
而在另一边,国防军的水兵们也观察到了海面上的动静。
“那边是什么情况?是不是灯闪了一下?”
“报告,无线电室捕捉到一条电讯。”
“什么情况?”“九江”号轻型巡洋舰燕同恩忙了一天了,连衣服都没脱,躺在折叠椅上就睡着了,结果刚睡着就被属下摇了起来。
尽管脑子还有些混沌,但燕同恩还是潜意识的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,用冷水简单抹了把脸,清醒了之后,燕同恩也大概想清楚了对方的情况。
荷兰人放弃无线电静默其实是一部错棋,如果他们选择悄悄靠近,未尝不能复刻一版三川军一在瓜岛的突袭。
但现在他们是没机会了,在舰队外围的“曲靖”号驱逐舰率先接敌。
这艘是一艘“历下II”级驱逐舰,1918年入役,标准排水量14oo吨,装有4门单装114mm舰炮和4座三联装533mm鱼雷射管。
这型老旧的战舰如今已经难堪大用,在改造中直接拆除了两座鱼雷射管,换成了4omm高炮和深弹投射器,还可以掉放一架小飞机,用来侦查巡逻。
虽然这艘驱逐舰已经退出了一线行列,但舰上人员的素质和战舰本身都不弱于对面的荷兰驱逐舰。
在确认对面是敌人之后,“曲靖”号开始机动,躲避正面而来的荷兰轻巡洋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