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佳不為所動:「三阿哥、五阿哥、六阿哥、八阿哥,哪個不是真兒的親兄弟?為了一個小的,反倒給幾個大的心裡扎刀,何苦來哉?即便是親生的兒子,還有不孝順的。三阿哥孝順,三夫人亦是知禮的,我都不擔心,爺也就別再張羅,爺早年受過的苦楚,還非要讓孩子們也受一遭?」
永佳態度堅定,雅爾江阿沒有法子,就順著她的安排。將小金氏挪到伊爾根覺羅氏的院子裡,讓伊爾根覺羅氏看顧。
因為此事,永謙夫婦,面對永佳的時候,又是感激,又是慚愧。
終究宗室福晉無嫡出,抱養庶子到身邊撫養,差不多已是慣例。
永佳沒有這樣做,不過是怕他們為難。
永佳沒有多說什麼,只道:「不干你們的事,是我素來喜歡清靜,受不得小孩子吵鬧,才勞煩側福晉……」
三夫人那木都魯氏不好說什麼,永謙卻實心實意的說道:「六妹妹轉年就出閣,七妹妹、八妹妹也漸大了……額娘這裡,終會冷清……額娘待兒子的慈愛,兒子早銘刻在心底,不管是小格格,還是小阿哥,只需是額娘教養的,兒子定視為同胞,絕不會因而生嫌隙……」
永佳依舊搖頭,見永謙還要再說,便直言道:「我不愛多事,難得王府中日子還太平,還是不要節外生枝的好……」
說到這裡,她想了想,道:「王爺現下上了年歲,心腸有些軟了,難免多疼惜小的一些,你是做兒子的,多體諒些。義彬已經漸大,等義陳再大些,可以送義陳過來……」
永謙與那木都魯氏夫妻相得,至今四個兒子都是嫡出,義陳是幼子,前些日子剛抓周。
永佳這般說,就是表明為了王府安寧,寧願教養嫡孫,也不會抱養庶子。
到了十一月中旬,小金氏足月生下一個小阿哥。
伊爾根覺羅氏早已預備好奶嬤嬤、保姆,小阿哥一落地就抱在身邊。
「洗三」之禮,亦是由伊爾根覺羅氏操辦。
這出爐的九阿哥,雖沒有過到伊爾根覺羅氏名下,生母依舊記的是金氏,可卻正式成了伊爾根覺羅氏的養子。
王府上下,一片和樂。
雅爾江阿雖有些可惜,可也曉得福晉處置的比自己妥當。
因此,到了滿月禮這日,外客雖不多,可王府上下卻是齊聚一堂。
沒想到,這在好日子裡,有內侍過來傳旨,雙喜臨門。
雅爾江阿除了心裡澀澀的,鼻子也酸酸的,若不是強行克制,怕早已滾下熱淚。
永謙城府不如雅爾江阿,聽到旨意,已經痴了,還是那木都魯氏在他腰間掐了掐,才使得永謙醒過神,叩謝皇恩。
內侍拿著豐厚的銀封回御前復旨去了。
雅爾江阿不願在兒女面前失態,藉口醉酒,回了上房。
永謙怔怔的,說不出心裡什麼滋味。
皇上壓著王府的請封摺子,將他這個親王嫡長子封了個國公,他心裡如何能不擔心。
只是時日久了,不免有些心灰意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