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知这赋税如今是怎么收取的?”
“如今还没有征收过赋税。安君,新田开垦颇为不易,而且产出也不稳定,所以新来的百姓我们都是给了三年的免税期。”戏志才回道。
“此政甚好。”张安当下就想和戏志才商量一下税收的问题,不然做山吃空,可不是长久之计。不过他知道现在还不是说此事的好时机。
张安感慨的问道“不想短短三年,志才你做的好大事业,沧海桑田不过如此。请细细说下你是怎么办到的?”
戏志才谦逊一笑,说起了当初的事情。他刚带人来芍陂时现这边人烟稀疏很是荒芜。后来他亲自带着工匠走遍了芍陂西边的整整3oo里内的各个地方,总结原因现,这芍陂因为年久失修,每逢降雨都会泛滥,从而导致这周边的荒芜。
他们仔细探查地势和周边环境,现先是芍陂的西边堤坝因为年久失修,加上水位上涨,已经不能满足使用。再有是那些曾经开通的水渠都已经被堵塞。
戏志才经过仔细的勘察再和工匠们商议好工程规划,安排人手重新修筑了堤坝,然后重新开挖了十几条水渠用来种植水稻。
前前后后历经了2年多,这芍陂的改造的工程才正式的完工,也正是因为戏志才等人的辛勤努力,才有了如今能供养4o万人3万顷良田的宝地。
张安听后激动的起身握住戏志才的手道:“志才,当初我同意你来此地就是因为知道以你之才一定可以胜任,可没想到你能做的如此完善,你有宰相之才啊!我替这4o万黔感谢你!”
在场的众人也都纷纷赞叹!
张安接着问向了张大叶“阿翁,不知现在我们的粮食有多少储备?”
“阿安,现在我们这边还有存粮24万吨,够我们所有人吃3年有余。”
张安听了这话放下心来,如今真是形势大好,他之前的决定真是做对了,要是老老实实带着大树里的4ooo多人在这里展,那得多少年才能有如今的势力?
张安又问张大叶道:“阿翁,不知现在水稻种植是否顺利?”
张大叶听到这个问题立马来了精神,只见他容光焕的说道:“这水稻可真是个宝贝,如今已经都种上了,一年可以两熟。1o月以后还能补种些其他的作物。”
张安问道:“不知亩产多少斤?”
“约2oo余斤。”
张安见此长舒一口气,有了水稻今后的粮食问题将大大的缓解。他当下就假托异人老师之名把他知道水稻的知识说了出来。
先是晒种,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将种子暴晒一两天,不时翻动确保晒的均匀。
然后就是选种,可以把种子放在水里,那些空壳坏种会自然上浮。
再就是催芽,先把种子放到放到水里浸泡一天,再放到阴暗潮湿的环境盖住,等待一段时间种子就芽了。
剩下的播种育苗插秧他不太懂就没有多说。
张安说完戏志才也已经记好了,张安接过写好的纸张递给张大叶让他回去施行。
接着他问乐进“文谦,不知道如今外部可还安稳吗?”
“安君,这边本是一片荒芜,我们这些年在此开荒展出这么多的田地自然有很多人眼红,不过都是些许蟊贼罢了,不足为惧!”乐进笑道。
他当下说了附近的一些山贼和水贼势力的大概情况。
在庐江现在最大的一伙山贼领叫做陈策,名下有几千人,装备也不多。
还有一伙人声势不小,领头的几人叫做梅乾,雷绪,陈兰都是庐江人,这些人都是庐江郡的知名游侠,交结这一帮游侠如今横行江淮一带。
张安听到这几个名字暗自点头,这几个是“熟人”。
还有一伙水贼也不可小觑,有好几千人的人马,领叫做郑宝名下还有两个头领叫张多和许乾。占据巢湖,听说这郑宝骁勇又精明,在江淮这一带算是水贼的带头大哥。
张安闻言点头,这郑宝也是前世的名人,这人想邀请刘晔帮他,结果刘晔看不上他就用计杀了郑宝然后投奔曹操了。
想到这他在心中暗自警醒自己,要以郑宝为前车之鉴。
最后乐进总结道:“我们这里的外部形势很好,官府的力量非常薄弱,目前需要注意的就是这几伙贼寇了。”
张安赞同道:“俗话说:南船北马。如今我们来到南边要重视水军,这样即使将来朝廷想要对我们动手也能利用水军周旋。”
众人都回道:“诺!”
张安又问向张成:“大兄,这些年有没有掘出可用之才?”
张成闻言脸色一僵,他有些没底气的回道:“阿安,来这边的基本都是穷苦百姓,会认字的都没几个。我已经把那些工匠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多多生产器具。”
张安心中暗叹,他知道这条路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太少,如今听张成说一个可用之才都没有,难免有些失望。他当下对戏志才道:
“志才,这教育的事情很重,你要多多费心,这个事情虽然成效很缓慢,但却是我们最核心的事情。”
“诺,我已经安排每个乡都设计一个学堂,安排先生教授识字和算学。”戏志才回道。
张安听后有些惭愧,他给戏志才安排了太多的事情,现在他非常的想念郭嘉。
张安见事情说的都差不多了,就准备让众人散去。
戏志才突然上前说道:“安君,如今我们这里已经有了4o万的治下之民,这样的规模虽然达不到一个郡,但也过了好几个县的,大家还都是白身,互相之间随意的称呼着,治下的这些百姓也不知道谁在帮助他,这样长久下去是会出问题的。而且如今我们已经被很多官吏和世家豪强惦记了,更应该早点做打算。”